ENGLISH 现在是:

image.png

记者媒体

反侵权离不开文化法治支撑记者媒体

时间:2015-05-21   出处:京华时报  作者:  点击:
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文化法治的支撑。提高司法效率和公信力,是加强文化法治建设的一方面。当前,还要理顺文化法治体系,加强相应立法工作。


在19日举行的全国文化法治工作会议上,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坦陈,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在现有法律制度下,文化领域知识产权侵权成本低,举证和维权难度大。


从现状看,国内文化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长期以来,著作权法在国内实施情形并不容乐观,各种侵权行为泛滥成灾。特别是,进入互联网时代,复制粘贴式的转载更为容易,导致原创者著作权得不到必要保护。而如今,微信公号等自媒体发展轰轰烈烈,抄袭、侵权行为更具有隐蔽性也更猖狂,给基础薄弱的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极其严峻的考验。


国内的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当下社会的法治进程不无相关,呈现出较为典型的阶段性特征。一是人们的知识产权和维权意识比较淡薄,导致知识产权保护的氛围不浓厚;二是文化侵权行为现象普遍,形成“法难责众”困境;三是维权成本太高,令人望而生畏。譬如,几年前北京某报社诉一网站非法转载7706篇报道,一开始法院竟要求分成7706次起诉。类似现实问题,都阻碍着文化领域的法治化进程。


但要看到,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离不开文化的发展繁荣,而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文化法治的支撑。没有法治依托,文化的创新发展就缺乏坚厚的土壤,难以走远。所以,处于自媒体兴起的时代,呼唤文化法治工作随之升级,为保护知识产权、推动文化创新开路。


近日,北京青年报诉新浪网侵犯著作权案作出一审判决,新浪网因侵权9名记者共计32447字和11张新闻图片被判赔偿18100元。这场官司看似不大,却可能影响深远。这起官司从起诉到判决不过几个月时间,大大减少了当事人的维权时间成本。官司以新浪网一审败诉收场,也给传统媒体更大的信心和底气。相对于若干门户网站的大量非法转载,新浪网的败诉对这些肆无忌惮的门户网站同样是一种警示。


提高司法效率和公信力,是加强文化法治建设的一方面。当前,还要理顺文化法治体系,加强相应立法工作。在盘清“家底”前提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使之形成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特别是,针对信息网络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仍难以应对日益活跃的网络侵权现象。如日前公布的《关于规范网络转载版权秩序的通知》,只是一纸部门文件,仍存在法律效力不足的问题。对此,应抓紧制定和修订相关法规,这样才能为文化法治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此外,针对自媒体侵权行为泛滥状况,还不妨鼓励原创者联合起来,或通过维权平台“抱团取暖”,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的民间力量。借助民间力量的推动,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可望迈向一个新台阶。(顾昀)

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知产法网)主编


蒋志培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曾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学院、美国约翰马歇尔法学院任高级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主编、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专家,最高人民检察院民行诉讼监督案件专家委员会委员,2014年、2015年受美国约翰马歇尔法学院、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和加方科技部邀请参加知识产权法律和创新论坛并演讲,2013年12月获得中国版权事业卓越成就奖。